在古代,龙是怎么成为中国皇权的象征的
古代,龙,确实是“王权”的象征,这比说“皇权”更准确,因为“君王”们还没自称“皇”的时候,龙与王权就结合在一起了。
《易》早不早?《易.乾》曰:“飞龙在天”。《疏》云:“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
对此,丝毫不必怀疑。
那么,“龙是怎么成为中国皇权象征的?”
第一,在于“龙”在上古文化中实在处于核心地位。
第二,在于“王权”的“至高性”。
正是上古时期以上两点的结合,“君王”便成了“真龙天子”,子嗣皆为龙子龙孙的“龙种”。
杜甫《哀王孙》诗云:“高帝子孙尽龙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距今6500年前仰韶时期墓葬中的龙)
一龙之起源,一直是中国古代史、宗教史、神话史、艺术史,包括科学史争讼的重要话题。
近代以来诸多著名学者,提出了“拟鳄说”“拟蛇说”“拟猪说”“拟马说”等等,但最后基本归结于“图腾说”。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基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结合古天文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更有说服力的新观点。
首先,辽宁阜新查海遗址考古证明,中国古人对龙的崇拜,至少已有8000年的历史。
其次,中国最早的龙,是作为星象存在的,至少在6500年前,仰韶时代墓葬的星象图中,已经有蚌壳塑成的“龙星”存在。
再次,公元前四千纪时,“龙”“虎”二星,恰好分别处于“二分”,即“春分”“秋分”点上,从而证明,当时的古人,此二星已经作为“观象授时”的重要标志。
(甲骨文的龙)
另外,非常有说服力的,是甲骨文的“龙”字,并非某种现实动物的象形,而是“苍龙星宿”的象形。
“苍龙星宿”,是中国古人“龙”之概念的来源。
从此出发,便能解释随后的一系列问题。
(殷商青铜上的龙)
二正因为“龙”来源于星象,所以古器物及文献中,集中表现为与天、星空、飞行等等有关。
殷商青铜器上,常有龙行于天的云纹图案;妇好墓出土了鸟负龙升天玉饰。西周早期青铜杖首雕有龙驭鸟飞行图案;战国初年曾侯乙墓龙、虎居于二十八宿图案两侧等等。
古代的“龙”,来自“龙星行天”。
前面说到《易.乾》,实际上记录的,是上古先民对“龙星”运行的的观察和推断。
其“六四爻辞”曰:“或跃在渊”,描述的,恰好是昏见时“龙星六宿”从东方地平线一跃升起的天象。
古人称此为“龙见”。《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杜预《集解》:“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
(金文龙字)
“龙星行天”,或天或渊,或生或降,或东或西,古人便将这种运行变化,与“阴阳易变”联系在了一起——在天为阳,在渊为阴;龙升为阳,龙降为阴;东龙为阳,西龙为阴,等等。
从殷商青铜器,到汉代器物,所雕铸描画的龙,皆有“阴阳”之分。
“龙”,在古代,几乎是唯一兼有“阴阳”两种属性的灵性之物。
也因此,“龙”,将天与地、升与落、东与西、春与秋等等“矛盾”双方结合于一体的灵性之物。
(殷商龙形青铜器)
三古人对于“龙”的上述理解,必然会导致自然崇拜,进而产生宗教色彩。
无疑,古人对于“龙”最早的崇拜,肯定产生于“龙宿”对于“观象授时”中的重要作用。
《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种自然崇拜,在古代,很容易转化为宗教崇拜。
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发现的“龙”之遗存,有像鳄、像猪、像马等等差异,恰好证明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对“龙”形成宗教崇拜这一事实。
但总体来说,各种宗教崇拜,不外会有两种认识——龙在天为神,在地为“社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自夏以上祀之。”
(陶寺句龙盘)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有“社神”图像,其形,与文献描绘句龙之状相符——身有鳞纹,口衔“社树”符号。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当“祭祀”这种宗教形式产生之时,也就产生了“权力”。
最初是“氏族”,然后是“部落”,再然后是“联盟”“古国”“方国”“王国”。
甲骨卜辞的“帝”,也写作“禘”,即是祭祀仪式和过程,又指主祭之人。
主祭之人,可以与神对话,也可以代表神“传话”,进而便成了神的化身。
而最初的主祭人,很可能只是氏族的首领,后来就慢慢便成了“王”。
对于“观象”“祭祀”等等,这些主祭人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垄断权。他们成为神的化身时,在中国,也就与天神“龙”联系在了一起。
(陶寺镶绿松石龙升天画章)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冯时教授有一段话很精彩。他说——
“在远古社会,天文学是被统治者所垄断的神秘知识,他们通过正确的观象授时而实现对氏族的统治,这意味着作为授时标准星象的龙星不仅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加以崇拜和祭祀,而且源于星象的龙也就与其观测者建立起了固有的联系,从而具有了王权的象征意义。因此,从中国古代天文学所具有的强烈政治倾向的特点分析,由于王权的基础来源于天文,作为王权象征的龙源于星象的本质便也愈益清晰。”
龙的寓意,象征分别是什么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神话动物,它象征着高贵、权威、威严、尊贵和传统。它也象征着力量、勇气、智慧、富有和幸运。在古代,人们认为龙具有无比的力量,可以控制天气,带来好运,拥有神奇的力量。此外,龙还代表着气质、智慧、勇气和谦卑。人们把它看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它的出现和存在都意味着好运的降临,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成功。它也暗示着勇气和智慧,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畏惧挑战。
龙的寓意是什么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和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龙在中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多重要建筑物上也常常看到龙的雕刻作品
《易经》记载了龙,有何象征意义
龙的特点是飞能上天潜能下渊。其身上隐于云下藏于水,不易探究竟真实。所以,易经爻辞有说“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其实是讲人事的几个层面。
龙是我民族形成的象征。据载最早由伏羲创造,在尧帝之时成形,“龙的传人”之说从此时开始流传。龙是由不同部落图腾的元素融合成,从而成为了各部落共同的图腾。从民族的形成而言,龙图腾是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即是当时人们认可的民族之心。
所以,以心为喻就能明白龙的象征意义。
龙由哪些动物组成象征什么
龙是由鱼、鸟、蛇、猪、马等多种动物组成的,它象征着祥瑞、力量、智慧和财富。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