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和赵姓是只弟关系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国宗室赵奢为马氏得姓始祖,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位于邯郸西北),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

牛马三兄弟,牛和马是两种动为什么会说牛马三兄弟,那还有一个怎么不说,牛马是畜牲,难道还有一个是狗,其是只说牛马不再包括猪啊,狗的,而是讽刺人的。假如某人爱吹牛,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就有人会讽刺那个人说,牛马三兄弟,意思是这人可以与牛,马称兄道弟,这不正好成三兄弟吗。

史书没有记载,马皇后没有弟弟。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7月18日-1382年9月23日),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

马皇后在内宫的治理工作上“讲求古训”,并注意借鉴前朝的经验。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

1382年(洪武十五年)八月,病逝,年51岁。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古人拜把子不摔碗,摔碗这个情节是给电视带出来的。

古人对待结拜是很认真的,有一套流程,主要是要写《金兰谱》还有就是跪关二爷,点香,喝血酒。《金兰谱》很重要,没这个等于没拜过。把各自的情况写下来,结拜的几位每人一份,跪地上的时候要念。所以拜把子也叫义结金兰,古代不止男人拜把子,女人也能拜把子。

金兰是有出处的,出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喝血酒也有出处,一个典故引出两个成语。简单的说一下,秦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赵王要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搬救兵找对策。平原君有很多门客,准备带几位能力强的门客一起去。毛遂是平原君的门客之一,但平原君一直没关注他,最开始的随行名单里没有毛遂,毛遂就自己推荐自己。

平原君不是很待见毛遂,就问毛遂,你来赵国多久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如果你像刚才说的真有本事,为什么三年了,都没人说你厉害?毛遂说,我是一个藏在囊里的锥,一直没有露过锋芒,但今天能把囊脱了,我就是脱颖而出。平原君估计实在是没什么人能用了,听了毛遂一通吹之后就带着毛遂去了。这个就是脱颖而出的出处。

到了楚国面见楚王后,平原君和楚王在办公室里关于出兵还是不出兵聊了一整天。毛遂实在听不下去了,直接冲进办公室说,你们两个人在聊个毛线呢!要么出兵要么不出兵,多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聊那么久。

楚王还算有修养的,问平原君,丫哪位?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叫毛遂。楚王知道毛遂没什么来头后跟毛遂讲,我和你主人说话呢,管你屁事,滚蛋。毛遂直接冲到楚王跟前跟楚王说,现在我手握宝剑,离你就十来步,你丫的命就在老子手里,还这么跟我说话?

楚王觉得这孙子办事虽然孙子,但人是真胆大,估计有真本事,就让毛遂把联合抗秦的想法说一说,结果毛遂一通演说,说的楚王一愣一愣的,听听道理都对,就决定联合抗秦。那不能空口白说,当年有歃血为盟的一套程序的,而且有等级。

毛遂听到楚王答应了,就叫楚王旁边的人员去拿“鸡,狗,马”的血,举办歃血为盟的仪式。为什么要三种血呢?当时有明文规定,帝王这个级别歃血要用牛或者马的血,诸侯要用狗或者猪的,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用鸡血。所以毛遂当时要了鸡狗马三种血,不能逾越这个制度。这个过程引出一个成语就是毛遂自荐。

所以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人结拜只用鸡的,不用其他的,因为他们结拜时候资格不配用其他牲口的血。最早的歃血不是喝血酒,就是拿点动物血在嘴唇上抹一下,像抹口红一样,后来才发展成为酒里倒几滴意思意思。不用自己的血,用自己的血进行歃血为盟,不符合流程。

结拜的时候拜关二爷道理很简单,刘关张结义后真做到亲如兄弟,为兄弟两类插刀,张飞命都不要了,刘备江山都不要了,义气。所以后人拜把子都拜关二爷。

但刘关张拜把子之前,古人要拜把子拜谁?除了拜天拜地拜空气外,还可以拜羊角哀和左伯桃。羊角哀和左伯桃两人关系很好,也都很有本事,知道楚平王招人才,两个人就结伴去了。但两个人穷,缺衣少食还是在冬天,结果路上两个人扛不住了,佐伯桃就把自己的衣服和干粮都给了羊角哀,佐伯桃冻饿而死。

羊角哀到了楚国受到了重用,楚平王听到佐伯桃的情况后,厚葬了佐伯桃。但有一夜,佐伯桃托梦给羊角哀,说埋葬他的地方不好,隔壁邻居就是刺秦王的荆轲,荆轲每天欺负佐伯桃,佐伯桃实在受不了了,托梦给羊角哀,让羊角哀想想办法。羊角哀醒后也没犹豫,直接自杀了,埋在佐伯桃旁边,帮佐伯桃打荆轲,这也就是二鬼战荆轲的典故。

所以宋以后的古人结拜烧三把半香的说法,一把香是烧给佐伯桃和羊角哀的,一把是烧给刘关张的,一把是烧给梁山108将的,还有半把是烧给瓦岗寨的,因为瓦岗寨最后结拜的都各自为阵等于散了,所以只配半把香。

那最后再说摔碗,这个不是古人结拜的必要形式,不需要摔,碗挺贵的。摔碗一般是喝壮行酒,比如关二爷温酒斩华雄的时候,如果关二爷出发前喝了这杯酒,那应当把杯子摔了,用这个形式表示自己“破釜沉舟”。把酒杯摔了再出征,代表打仗前把船沉了,烧饭的家伙事都砸了这种背水一战的意思。

所以温酒斩华雄这个典故,一方面是说明关二爷武力值高,切人头快,回来酒还是温的。还有一点说明关二爷心里有谱,对自己的实力绝对放心,不需要搞“摔杯子”这个给自己建立自信心的流程。顺便替18路诸侯节约了个杯子。

很多结拜的就是为了结拜好了准备出去坑蒙拐骗或者抢一票之类的,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犯罪目的,彼此之间不放心对方,那在办事前弄个结拜,都是一家人了,等会犯罪的时候互相有个照应,不会落井下石。如果是结拜好马上玩命去,那喝了酒摔杯子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