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属相对应时辰来历

在古代,人们就用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十二生肖。人们先是用此法区分每天的十二时辰,后来发展到用此法纪年。王充的《论衡》中就记载了以十二禽兽配十二地支的方法。

?

02

十二生肖纪时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确定的动物活动时间。根据每种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观察得出的一套结论。如:深夜时分老鼠最为活跃,故子时属鼠。

?

03

子时(夜11~后半夜1点):在深夜时分,老鼠最活跃,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3点):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5点):寅字可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百兽之王——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7点):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亮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9点):传说此时是群龙兴云行雨之时,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1点):据说蛇喜欢在此时利用青草掩护自己,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下午1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之时,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3点):据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5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吟,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7点):此时正是日落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9点):此时正是夜晚的开始,犬要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1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喜欢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丑时到酉时几个时辰

丑时到酉时8个时辰

中国古代是用十二时辰计时法来计算时间,古时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为23时至01时;丑时为01时至03时;卯时为05时至07时;酉时为17时至19时。

子时丑时卯时酉时都是几点

1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子时(23时至01时)

夜半又称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鼠,称为子鼠。

丑时(01时至03时)

鸡鸣,又称荒鸡。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牛,称为丑牛。

寅时(03时至0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对应十二生肖中的虎,称为寅虎。

卯时(05时至07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称为卯兔。

辰时(07时至09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龙,称为辰龙。

巳时(09时至11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对应十二生肖中的蛇,称为巳蛇。

午时(11时至13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马,称为午马。

未时(13时至15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羊,称为未羊。

申时(15时至17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猴,称为申猴。

酉时(17时至19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鸡,称为酉鸡。

戌时(19时至21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狗,称为戌狗。

亥时(21时至23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猪,称为亥猪。